團購TEL:180⒏982870
詠筷子
筷子,古樸典雅,流傳千年。它們細長輕盈,如柳枝般柔美。每一根筷子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是中華飲食文化的象征。
當兩根筷子輕輕相交,猶如天地相合,寓意著和諧共處。它們在餐桌上翩翩起舞,將美食送入口中,傳遞著深情厚意??曜拥男螤睿鹑琮堶[,盤旋曲折,充滿了力量與美感。
此外,筷子還寓意著節(jié)儉與謙遜,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它們陪伴著我們度過無數(shù)美好時光,見證著生活的點滴變遷。讓我們珍惜這份獨特的禮物,傳承這份古老的智慧。
詠筷子古詩詞
以下是一些與筷子相關的古詩詞:
1. 《竹枝詞二首·其一》劉禹錫
筷在手,手持箸,仔細聽,兩相爭。竹枝詞,詞中雅,巴人能唱本鄉(xiāng)情。
2. 《長恨歌》白居易
君不見,青海頭,古來白骨無人收。新鬼煩冤舊鬼哭,天陰雨濕聲啾啾!君不見,云南望,歸元寺下作山丘。天恐崔嵬關塞閉,此州獨見月明秋。
3. 《浪淘沙》劉禹錫
白浪茫茫與海連,平沙浩浩四無邊。暮去朝來淘不住,遂令東海變桑田。
4. 《南鄉(xiāng)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》辛棄疾
舞榭歌臺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。斜陽草樹,尋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當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。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。
5.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蘇軾
筷子折,杯盤狼藉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以上古詩詞中,有的借用了筷子這一日常用品,通過描繪其形態(tài)、功能或與之相關的場景,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。
詠筷子賞析
《詠筷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,全詩如下:
一雙古筷列軒昂,愛酒常留甕盎旁。
一旦局罷君王側,醉看春菜盡盆芳。
這首詩以筷子的形象為題材,通過生動細致的描繪,展現(xiàn)了筷子的形態(tài)與用途,并寄寓了詩人的情感與思考。
首句“一雙古筷列軒昂”,詩人用“軒昂”二字描繪出筷子的挺拔與優(yōu)雅。古筷被賦予了人的形象,仿佛它們也像人一樣,站立著,昂首挺胸。同時,“一雙”強調(diào)了筷子的成對出現(xiàn),暗示了人們用餐時的親密與協(xié)作。
次句“愛酒常留甕盎旁”,詩人進一步以酒和甕盎為背景,描繪出筷子的用途。在古代,酒常常與筷子一同使用,人們在飲酒時,往往會將筷子插在酒甕的邊緣,以防止酒水灑出。詩人通過這一描繪,展現(xiàn)了筷子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
后兩句“一旦局罷君王側,醉看春菜盡盆芳”,詩人的筆觸轉向了筷子的另一重身份——餐具。在宴飲結束后,筷子被棄置一旁,與滿盆的春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這一描繪既出人意料,又在情理之中,展現(xiàn)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思考。
總的來說,《詠筷》一詩通過生動有趣的描繪,將筷子這一日常用品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意義。它不僅展示了筷子的形態(tài)美與實用性,還寄寓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。
買房V信:1
8O89⒏84
7O
詠筷子賞析,詠筷子古詩詞此文由臻房小鮑編輯,轉載請注明出處!http://www.3-s.com.cn/baike/show-32-4913.html